近日,全县迎来持续强降雨过程,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十分严峻,地灾防治工作也更加牵动人心,县自然资源局闻汛而动,闻令而行,坚持“人防+技防”双轮并驱,积极落实落细地灾防治各项举措,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突出人防为主。一是严格值班值守。局机关和各自然资源所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,落实“631”预警叫应机制,确保应急处置及时有效。二是分片联点负责。实行局领导分片负责联系乡镇(街道)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制,将地质灾害防御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工作,局领导分片下沉各乡镇(街道),指导一线地质灾害防御工作,督促落实乡镇包村、村包组、监测人员包点的责任体系。三是全面拉网排查。会同乡镇(街道)、村组对全县在册隐患点进行了全面巡查排查,重点加强对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内的学校、医院、集镇等人口密集区以及切坡建房、在建工地等重点部位的隐患排查,排查安全隐患点60多个,对存在风险隐患的点位全部设置警示牌和警戒线,规劝切坡建房危险户开展“挪床行动”1063人。
强化技防支撑。一是强化预警预报。结合攸县监测实际结果,在大雨、暴雨等气象信息预报前,县自然资源局与县气象局联合会商后,以短信方式发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预警信息。入汛以来,向22个成员单位、389个群测群防人员、6210户切坡建房户,发布16轮次地质灾害防御预警信息,累计发送预警信息11万余条。为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和受威胁群众提供及时准确信息,在全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“敲门”作用。二是强化技术指导。对发生的地灾险情,第一时间与技术支撑单位赶赴现场,为应急处置和后续处置提供技术指导服务。根据1:1万地质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价的成果,指导攸县中高风险区涉及120多个村级单位全部落实防灾转移避险方案。三是强化科学监测。安装普适性监测仪36个,对县内重点地灾隐患点进行全天候监测预警服务,确保能用最快的速度,最短的时间组织受威胁群众迅速转移,实现提前避让。
下阶级,该局将继续时刻绷紧防汛“责任弦”、筑牢思想“安全堤”,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摆在首位;会同各乡镇(街道)切实加强对重点区域、重点部位、重点人群等的巡排查,做到不留盲区死角,不漏一房一人;精准分析雨情水情汛情,加强值班值守和防汛会商调度,应急处突进入战时状态,队伍随时待命,把各项防范举措落实在前头,交出一份安全度汛的合格答卷。
责编:付静
来源:攸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